苏地会〔2025〕17号
各理事单位、会员单位、分支机构,各市地质学会(市地学会、市自然资源学会、国土资源学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及江苏省关于自然资源工作、地质工作的战略部署,紧密围绕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江苏地质行业的科技进步,使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更贴合江苏经济建设主战场,有效破解当前热点难点地质问题,江苏省地质学会特制定 2025年度重点学术研究课题和学术交流方向。
重点学术研究课题和学术交流方向应具备:1、创新性和前瞻性、聚焦热点难点技术和学科创新性研究,2、专家建言和行业技术发展规划,3、与省内外、国家级学会及境外地质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合作三大领域,旨在鼓励广大会员单位及地质科技工作者积极探索创新,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学会对重点学术研究课题给予资助,重点资助对象为青年地质科技人才,通过提供经费支持与平台资源,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加强高水平人才梯队建设。
各分支机构依学会学术交流方向指南,自行组织开展交流活动。
优秀的重点研究课题成果和学术交流成果将优先选到中国地质学会、省科协和省地质学会网站宣传;推荐参加全国性、区域性和省级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交流研讨;或推荐给《地质学刊》或其他地学期刊优先发表。
一、 重点学术研究课题和学术交流方向
1、城市地质、矿山地质研究
深入开展城市地质调查研究,加强地质成果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转化应用,如研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索城市污染河道原位生态修复的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城市地质服务水平。针对矿山地下空间开发典型区,开展储能和储气等技术方法的深化研究,分析其可行性与潜在风险,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矿山地下空间和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2、能源地质研究
围绕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深入研究常规油气资源、非常规能源资源(干热岩、煤层气、页岩气、页岩油)的赋存特征与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江苏实际,探索适合本地的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为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提供理论依据。加强地热能、废弃油井地热开发利用的研究,优化地源热泵场地勘察设计与关键勘查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深入开展提升碳汇能力的研究,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3、矿产地质研究
紧扣江苏成矿地质背景、资源禀赋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铜、金、锆、铪、钛(金红石)、锶、铅锌、高纯石英用硅质原料等国家战略性矿产和省内特色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开展资源潜力评价、勘查技术方法创新以及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江苏地区找矿新思路、新方法,加快推进资源基地建设,力争取得新的找矿突破。
4、海洋地质研究
聚焦典型海岸侵蚀机理,深入研究海岸侵蚀自然灾害加剧的原因与海洋防灾减灾措施,加强海洋地质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的研究,探索海洋地质调查成果服务海洋管理的新模式、新途径。运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加强海岸带生态环境调查、海洋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问题研究,深入剖析滨海湿地退化原因及演变规律,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地质技术水平。
5、农业地质研究
强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深入开展土壤生态环境改良与治理研究,探索生态修复技术在农业地质领域的功能与应用,加强陆海统筹地下空间探测应用技术研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保障。围绕长江经济带或长三角地区国土空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以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开展针对性研究,助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6、新时期地质工作转型研究
深化“矿地融合”项目研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富硒土地建设的研究,推动农业地质和乡村综合地质调查与特色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探索新时期地质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研究地质工作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如地质工作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融合,为地质行业的转型发展开拓新方向。
7、地质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积极探索地质新技术在关键矿产地质找矿、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城市地下空间、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地热能资源等领域的创新性应用,推动地质勘查技术的创新升级与协调发展。加强对地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地质领域应用的研究,提升地质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8、与省内外、国家级学会及境外地质机构交流合作
围绕 “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省内外、国家级学会及境外地质机构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与国际同行共同开展课题或项目研究,或通过召开国际研讨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理念,促进我省地质人才培养,提升我省地质学科在国际地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深化与省内外、国家级学会及境外地质机构的交流合作,开展专题研讨、专业培训学习与合作研究,加强地质科技领域的互动,推动区域地质事业协同发展。
二、申报方式和要求
1、申报重点研究课题要求
请各位单位按通知要求,填写申报书(附件),纸质文件一式两份,报送至学会秘书处;电子文件(含WORD文档和盖章PDF文档)报送至学会邮箱。
2、申报时间及联系方式
希望各单位按通知要求,深入研究确定今年重点学术研究课题和学术交流主题。将重点学术研究课题申报材料于2025年5月9日之前报送至省地质学会秘书处。
联系人:赵倩 李季
电话:025-51816574
通讯地址:南京市珠江路700号地质大厦706室,210018
江苏省地质学会
2025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