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质学会召开医学与健康地质学术研讨会

2024-03-25 0

2024年3月23日,江苏省地质学会联合自然资源部国土(耕地)生态监测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在南京举办了医学与健康地质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旨在揭示人体健康与地质环境要素的关系,探索影响健康的机制和规律,研究针对性预防措施,加强源头治理和宏观管理,构建预防为主、未病先防的策略。

与会院士和专家学者立足地质与健康、环境与疾病、人体结石形成机制、矿物药学等方向,聚焦医学地质基础研究和应用的前沿进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是国内最早呼吁开展地质学与医学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学者,他指出,医学与地质学,看似两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实则紧密相连、相互渗透。环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健康。从全球来看,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地质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因此,深化医学与地质的交叉研究,探索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江苏省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祖耀升表示,“医学与健康地质”等概念的提出,旨在将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医学领域,从地质环境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人类健康问题。这一理念不仅拓展了医学的研究范畴,也为地质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江苏省地质学会医学地质专业委员会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地质学会下设的医学地质专业委员会,不仅在2022年成立的当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而且在今天依然保持着其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很好地促进了地质学和医学的跨学科融合与研究。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朱锦旗介绍,近年来,研究院围绕健康地质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如搭建平台为开展健康地质研究提供技术、数据和人才保障。此外,研究院开展了与健康地质相关的调查研究与应用实践。以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为切入点,全面摸清了全省富硒土地资源家底,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国土空间生态质量监测网,论证了天然富硒土地获国家级认证,支撑地方编制了江苏首个富硒小镇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了富硒调查与评价标准体系,建成了我省首个富硒文化中心、首个富硒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近五年来,累计支撑地方富硒产业招商引资超百亿元。

江苏省地质学会医学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倪培教授表示,医学地质专委会成立以来,团结了医学、地质学、环境学、微生物学、药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富有意义的活动。举办了多场跨学科的学术活动,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的平台。同时,还针对结石、地方病等健康问题,开展了有创新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此外,还开展科技为民服务等活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研讨会上,江苏省中医院实验室陈雪花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连宾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王卫国主任医师、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黄标研究员、自然资源部国土(耕地)生态监测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黄顺生正高工,分别做了题为《生物矿化之人体结石的小宇宙》、《细菌成矿的环境效应与医学利用初探》、《宽范围尿酸代谢评估电化学芯片的研发与临床实践》、《人群健康长寿与地球化学环境关系的探讨》、《苏北平原富硒土地成因解析及开发利用浅析》的学术报告。王焰新院士对五篇学术报告做了精彩的点评。

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专家5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DSC_7852.jpg
DSC_7833.jpg
DSC_7882.jpg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