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矿地融合”服务“粮食安全”滨海盐碱地改良前景广阔—记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地质局矿地融合项目

2023-10-26 0

“矿地融合”是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提出的依托地质和土地科技创新,推动自然资源科技进步的重大举措。自2010年从事沿海地质调查工作以来,江苏省地质局坚决贯彻落实“矿地融合”战略,服务“粮食安全”大局,依托沿海地质调查等重大研究项目获取的大量地质调查数据,组织相关地质技术团队开展了全省滨海盐碱地土壤特性和盐分迁移规律研究,充分发挥地质技术优势,将滨海盐碱未利用地改良为耕地并提质为良田,形成了南通通州湾和如东外向型农业开发区两处盐碱地改良示范区,总面积约1.5万亩。为“矿地融合”战略增添了鲜活的案例。目前,已改良的滨海盐碱地中,有7000多亩达到耕地标准,尚有8000多亩处于改良待验收阶段;“海水稻”种植面积已全面推广至当下建成的1.5万亩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成为江苏与海仅一堤之隔的高产良田;耐盐水稻田亩产由680斤(2017年测产数据)提高到1300斤(2021年测产数据),小麦亩产由300斤(2018年测产数据)提高到1100斤(2022年测产数据)。

滨海盐碱地改良与“海水稻”种植关键技术已经形成整套技术体系,旱作改良2年内通过耕地质量验收,在改良工艺、改良物料及管护技术持续优化的基础上,水旱轮作可实现1年内将盐碱地转化为耕地;培育出以“海璞1号”耐盐水稻为代表的一批水稻、玉米、大豆等耐盐种质资源成功应用于盐碱地改良;相关科研成果分别以产品、专利、论著等予以了“物化”和“固化”,提交部、省标准各1项,其中地方标准《滨海盐碱地生态化整治技术规程》(DB32T 4313-2022)已正式发布。

一、   南通通州湾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

位于南通市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东凌垦区如泰运河南侧,总面积约5000亩。该项目区主要承担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及耐盐种子资源筛选培育等科技攻关任务,先后承担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滨海盐碱地快速改良技术及标准研究”、省级试点专项“南通滨海盐碱地水旱改良矿地融合示范项目”、“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与盐碱障碍耕地质量提升”、“沿海滩涂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等项目,在障碍因子绿色消减、快速抑盐脱盐、地力加速培育与提升、耐盐作物新品种筛选等盐碱地改良技术及耐盐作物种植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构建了微区域生态循环系统、立体式生物质排盐、土壤团粒结构快速组建、复合改良肥(剂)研发使用等十多项核心技术在内的综合技术体系。通过技术攻关,实现了无稳定淡水供给区域2年内通过耕地质量验收,有稳定淡水供给区域通过工艺改进、物料优化及水旱轮作等可在1年内将未利用盐碱地转化为耕地,并形成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2017年,省地质局探索在改良后的滩涂盐碱地上试种“海水稻”,当年获得成功,得到时任省委书记李强同志批示:“这项试验很有意义,要科学规划、加大推动力度,强化科技支持,加快有序开发利用”。近年来,该示范基地更是承担了国家、江苏省耐盐水稻区域试验,开展了数百项籼、粳稻品种的试验任务;针对江苏滩涂垦区稻麦两熟大田种植土壤盐分障碍等突出问题,优选出耐盐性更强的“海璞1号”等稻麦新品种(正在申报植物新品种权);通过持续筛选耐盐作物品种,已形成以种植耐盐水稻为主体,小麦、玉米、大麦为辅的全周期生物种植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并进一步探索了稻、鱼、鸭立体式种养模式以加速盐碱地改良。

二、   南通外向型农业开发区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

位于如东县掘苴垦区,总面积约1万亩。该项目区主要承担盐碱地改良技术应用示范及耐盐作物种植管理与实践等任务。2016年底,省地质局承担了“省级投资如东县掘苴垦区盐碱地改良土地整治项目”,通过应用自有滨海盐碱地生态快速改良技术,该基地春季小麦肥绿、夏季麦浪滚滚、秋季玉米抱穗,冬季大麦皑皑,成功建成现代化滨海盐碱地旱作改良示范区。2022年,该项目区旱改水,全面种植“海水稻”,垦造水田当年全部通过验收,形成水田指标。鉴此,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委托省地质局进一步承担了该项目基地二期和三期项目。目前,一期、二期项目已全部通过补充耕地质量验收,三期项目正在开展配套水利工程设施建设,预计2024年形成耕地并通过质量验收。

除大规模示范盐碱地生态快速改良技术之外,该示范基地在通州湾种质资源筛选培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推广耐盐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种植区域,在培育耐盐、高产、优质新品种的同时快速提升新增耕地质量;强化田间精细管理,建立滨海盐碱地水稻-油菜农作制,有效衔接前作水稻收获与后茬油菜播种关系,建立全程机械化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技术并推广示范。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省地质局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将秉承“地质报国”理念,在已有两处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优势支撑的基础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坚持效率和质量相结合、科研和生产相结合以及开发和保护相结合,持续优链补链强链,形成更多可种植粮食作物的优质耕地,同时还要生产出更多提升老百姓生活质量、绿色健康的米粮油等系列农产品,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jpg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