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志留纪特列奇期彗星虫类三叶虫的系统演化

2020-12-24 0

华南志留纪特列奇期彗星虫类三叶虫的系统演化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华南志留纪特列奇期三叶虫是华南陆块整体抬升前最后的三叶虫动物群,其中的彗星虫类(encrinurid)三叶虫以王冠虫(Coronocephalus),刺头虫(Senticuculus),小榕溪虫(Rongxiella)和凯里虫(Kailia)等属为代表分子,表现出强烈的地区特色,与国外同期三叶虫动物群有明显区别。

国内学者对这一时期彗星虫类三叶虫的系统古生物研究大多完成于20世纪(Zhang, 1983;尹恭正,李善姬,1978;张文堂,1974;张全忠,1982;张全忠,鞠天吟,1983;伍鸿基,1977,1979,1990;伍鸿基,Lane,1996;孙振华,1984;刘义仁,1982;李善姬,1978;李耀西等,1975;林天瑞,1982;1987;杨家騄,方德庆,1991;周天梅,1977;项礼文,周天梅,1987;Zhou and Zhen, 2008;陈贵英等,2011)。由于研究手段、方法等原因,存在以下明显不足:1)新属种的建立缺乏可靠特征依据。很多新属新种都是根据数量少,保存在泥岩中且多有变形的标本建立,种与种之间,甚至属与属之间的界限有时很难鉴别。所以,许多新属新种不被国际同行认可(Edgecombe and Chatterton,1990; Jell and Adrain, 2003)。 2)缺乏系统演化方面的研究。三叶虫的系统演化研究可以厘定分类关系、识别属种的关键鉴定特征,探讨宏演化模式以及生物古地理区系的演化关系,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近年来,虽然有学者对这一时期三叶虫的一些属种进行了厘定,但是由于没有新化石材料的补充,其结论还值得商榷。

国外学者志留纪彗星虫类三叶虫的系统演化研究比较详细(Ramskold, 1986; Edgecombe and Chatterton, 1987;1990; Edgecombe et al., 1988; Edgecombe and Ramskold, 1996),但是只有少量文献提及华南的材料(Edgecombe and Chatterton,1990),究其原因,主要是华南的标本保存不好,形态特征不清晰,系统古生物学研究薄弱。尽管如此,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华南特列奇期的彗星虫类三叶虫应该构成一个独立的演化支系。

总的来说,华南志留纪特列奇期彗星虫类三叶虫系统古生物研究薄弱,尚未开展以现代古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系统演化研究,从而制约了对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后三叶虫宏演化的正确认识。

本项目将采集华南特列奇期彗星虫类三叶虫的各属种的保存精美的标本,重新认识这些三叶虫的形态特征,利用分支分析的方法,厘定这些三叶虫的鉴定特征,恢复它们的系统演化关系,探讨华南志留纪特列奇期彗星虫类三叶虫和同时期国外相关三叶虫的演化关系。通过研究,本项目取得以下主要进展。

一、   对湖南湘西、江西武宁、四川大凉山和浙江的若干条志留系剖面进行了野外考察,采集了其中的彗星虫类三叶虫。

二、   大凉山地区的特列奇期彗星虫产于大路寨组。该组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阶,岩性为灰绿色、黄绿色泥岩为主,中间夹灰色薄层灰岩;向上灰岩增多,出现厚层灰岩。王怿等(2014)研究了四川布拖地区的志留系地层,但是相关三叶虫此前从未系统研究。我们采集了这一地区3条剖面的三叶虫化石,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三、   由于研究华南志留纪三叶虫系统演化时,需要和国外的同类三叶虫进行比较研究,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与国外相关专家建立了合作。

四、   确定了刺头虫属(Senticucullus)是有效属,新发现了刺头虫的尾部标本。以往文献归于刺头虫属的尾部标本应该归于王冠虫(Coronocephalus)。相关工作的文章正在撰写中。

后续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华南志留纪彗星虫类的个体发育和系统演化。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