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江苏省地质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在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地质学会领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日常科普活动、特色科普活动和重大科普活动联合行动。通过积极推进地学科普工作,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提高大众科学文化素质,让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保护地质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一、南京地质博物馆免费开放
依托南京地质博物馆这一科普教育基地,通过科普展览、科普讲解等形式开展地学科普教育工作。南京地质博物馆自2002年10月1日起免费对外开放, 2013年开放天数约300天,年参观人数12万余人次。
免费开放吸引大批游客参观
讲解员向小记者们介绍镇馆之宝许氏禄丰龙
二、日常科普活动
(1)、主题讲座:与南京有关大专院校、中小学联系,举办系列的免费科普讲座。 2013年组织了以陨石、地震、江苏地质环境问题、南京雨花石等为主题的科普讲座共8场。
(2)、科普进校园:与在宁有关大中小学校及省地质学会科普创新基地所在学校建立固定联系,采用讲座、展板与实物标本展出、视频播放的形式,把地学科普知识送到学生身边。
(3)、科普进社区:与玄武区科协、街道办联合,共同开展社会化科普活动。参与玄武区2013共迎亚青系列夏令营、2013博学梅园社区教育发展论坛等活动。
三、重大科普活动
根据全国性的“世界地球日”、 “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配合各级政府、各级科协开展国土资源重大科普活动。
1、世界地球日活动:围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主题,以生动的形式向广大市民介绍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等内容。在广场悬挂宣传标语,设置专题展览,举行专家咨询会,免费为市民提供珠宝鉴定和室内有害物质检测的咨询,发放各类宣传品;组织自行车队身披醒目标语在市区骑行宣传;举办主题报告会,结合地球日主题在网站上介绍地学科普知识;利用院、馆网站、新浪微博等,号召并组织开展了少儿地球日主题绘画等特色活动;组织国土资源、地震等内容的科普讲座两场,深受在宁高校学生欢迎。
地球日广场咨询活动现场
自行车街头宣传
主题报告会现场
地震知识科普讲座现场
2、科技活动周:结合“科技创新•美好生活”的主题,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突出宣传“珍惜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在南京地质博物馆内循环播放科普影片,呼吁市民了解地质灾害,提高环保意识;科普讲解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突出了“生态环保、节能低碳,健康生活”的活动口号,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组织河海大学等多所高校前来参观,观看科普宣传展板和宣传影片。5月下旬联合地震工程局、紫金山天文台开展了《地震的预测与预防》、《俄罗斯陨石事件和陨石、小行星面面观》两场科普讲座和现场交流活动。
王思潮老师在南师大讲授《俄罗斯陨石事件和陨石、小行星面面观》
高校学生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
3、全国科普日:结合“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江苏”的主题组织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联合南京地区主要场馆,主动与学校、社区联系,动员和组织市民参观博物馆,发放宣传单及宣传画,工作人员认真细致地解答观众的问题。9月17日科普委副主任周晓丹高工前往省地质学会“科普创新基地”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开设关于南京雨花石的科普讲座,并对该校科普馆的标本鉴定、陈列布展等提出了相关建议。讲座结束后,周晓丹还与学生们特别是科普馆的小讲解员们互动交流,结合科普馆的内容为小讲解员们提供了专业指导。9月18日邀请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水文地质专家武健强博士前往南师附中开设《江苏平原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讲座,根据教学计划和高考考点,结合10多年的野外地质工作经验,从江苏地形地貌、江苏地质环境问题、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地面沉降与防治工作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江苏平原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和治理。校方表示今后将加强与省地质学会的合作,希望能组织更多的科普讲座,并邀请武博士作为指导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一次野外实习考察。
科普委副主任周晓丹讲述南京雨花石的魅力
副主任周晓丹指导常州某小学科普馆陈列布展工作
武健强博士讲述江苏地质环境问题
四、特色科普活动
1、少儿科普活动月:2013年3月,科普委、南京地质博物馆与多家少儿培训机构合作,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少儿科普活动月”系列活动。南京地质博物馆科普部与培训机构共同策划了恐龙素描、采访日志、作文比赛等一系列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轻松地学习地学科普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恐龙素描活动现场
小记者团参观博物馆竞相向工作人员提问
2、科学表演:联合东南大学幼教机构,在南京地质博物馆内开展针对3-6岁年龄段幼儿的互动科普活动。以“体验科学、提升素质”为主题,结合展厅内容设计“科学秀”,生动介绍地学知识和科学现象,宣传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节能环保的理念,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
科学表演吸引众多家庭参与
五、科普作品出版情况
科普委副主任周晓丹等编写的《远古的奇观——南京雨花石》深受好评,2013年,分别获得江苏省第四届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第二十六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近期,科普委将组织编写系列科普读物,已组织专家编写了以宝玉石、恐龙为主题的两本读物的大纲,计划在2014年“世界地球日”活动前后向市民发放。
六、科普研究情况
为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的社会功能,2013年,在科普委的指导下,南京地质博物馆加强了如何开展科普工作的专项研究。针对地质博物馆的特点,与各级科协、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南京科普基地应用协会、市教育局、梅园新村街道等单位或部门联合研究如何提高科普教育水平,改进科普教育方法,使科普教育更贴近社会。参加2013博学梅园社区教育发展论坛,加入“博物馆社区教育功能实验”课题,共同研究以“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工作。
江苏省地质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
2014年1月